2024年注會《財務成本管理》基礎考點:
【 基礎考點 】 投資項目的評價方法
(一) 項目評價的基本方法
1.凈現值法。凈現值是指特定項目未來現金凈流量現值與原始投資額現值的差額。計算凈現值的公式如下:
凈現值=未來現金凈流量現值 — 原始投資額現值
2. 內含報酬率法。內含報酬率是指能夠使未來現金凈流量現值等于原始投資額現值的折現率,或者說是使投資項目凈現值為零的折現率。
【提示】指標之間的關系
凈現值>0 — — 現值指數>1 — — 內含報酬率>項目資本成本
凈現值<0 — — 現值指數<1 — — 內含報酬率<項目資本成本
凈現值=0 — — 現值指數=1 — — 內含報酬率=項目資本成本

(二) 項目評價的輔助方法
1.回收期法。
靜態回收期法:靜態回收期是指投資引起的未來現金凈流量累積到與原始投資額相等所需要的時間。
動態回收期法:動態回收期也被成為折現回收期,是指在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情況下,投資引起的未來現金流量累計到與原始投資額相等所需要的時間。
回收年限越短,項目越有利。
2.會計報酬率法。
這種方法計算簡便,易于理解。
會計報酬率=年平均稅后經營凈利潤/原始投資額×100%
會計報酬率=年平均稅后經營凈利潤/平均資本占用×100%=年平均稅后經營凈利潤/(原始投資額+投資凈殘值)/2×100%
(三) 互斥項目的優選問題
如果項目的期限不同,則有兩種方法:共同年限法和等額年金法。
1.共同年限法:
通過重置使兩個項目達到相同的年限,選擇重置后的凈現值大的項目。共同年限法比較直觀,易于理解,但是預計現金流量的工作很困難。
2.等額年金法:
計算壽命期不同的項目凈現值的平均值(用年金現值系數平均),得到等額年金,比較等額年金的永續凈現值,選擇永續凈現值大的。等額年金法應用簡單,但不便于理解。
【提示】在資本成本相同時,根據等額年金大小就可以直接判斷項目的優劣。